鈣質不但是鞏固骨骼及牙齒的主要來源,也有促進肌肉收縮、心臟跳動、血液凝固等機能,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。如果鈣質攝取不足,長久下來可能使鈣質逐漸流失、骨質減少,造成「骨質疏鬆症」的現象。現代人的飲食與生活模式常常會陷入一種迷失,也就是擔心鈣質不足所引發的後遺症,很多人擔心鈣質攝取不足,身體便會分解骨骼中的鈣質,長期下來很可能使鈣質逐漸流失、骨質減少,造成「骨質疏鬆症」的現象。其實鈣質的補充,絕大部分可從天然食物中獲得,並培養運動習慣幫助其吸收,同時適度的曬太陽才能讓體內的鈣吸收更有效。一般而言,孩童時期對鈣質的吸收率最高,可高達75%,隨著年增長,鈣的吸收率會逐漸降低,成人對鈣的吸收率大約為20至40%,而老年人對鈣的吸收能力則更低。所以在年輕時應多攝取鈣質,以提早增加骨本。
鈣質的攝取量和吸收量不足,會造成嬰兒期產生佝僂病,牙齒損壞或脫落;成人鈣質的攝取量和吸收量不足,則有軟骨症、骨質疏鬆症等病狀。停經後的婦女,鈣質的流失量會增加,若不能及時有效的提高鈣的攝取量與吸收量,容易引發骨質疏鬆症。患有骨質疏鬆症的婦女或年長者只要輕微的跌倒,或是彎腰搬運物品,就可能造成骨折,且患者易發生跌倒、骨折、住院、失能等問題,長期臥床的骨折患者,也容易引發感染而死亡。
鈣質的攝取量和吸收量不足,會造成嬰兒期產生佝僂病,牙齒損壞或脫落;成人鈣質的攝取量和吸收量不足,則有軟骨症、骨質疏鬆症等病狀。停經後的婦女,鈣質的流失量會增加,若不能及時有效的提高鈣的攝取量與吸收量,容易引發骨質疏鬆症。患有骨質疏鬆症的婦女或年長者只要輕微的跌倒,或是彎腰搬運物品,就可能造成骨折,且患者易發生跌倒、骨折、住院、失能等問題,長期臥床的骨折患者,也容易引發感染而死亡。
每日鈣質攝取量建議表
年齡 |
建議每日攝取量(mg) |
0~6個月 |
300 |
7~12個月 |
400 |
1~3歲 |
500 |
4~6歲 |
600 |
7~9歲 |
800 |
10~12歲 |
1000 |
13~18歲 |
1200 |
19歲~ |
1000 |
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